2018/9月中
這是第二次飼養高砂鋸,上一次紀錄如下
上一次後期因溫度過高,造成幼蟲掉克嚴重,最終羽化成果母蟲僅有26mm,公蟲部分也大概只有30初頭mm
這一次自網路上購入4隻三齡幼蟲
初步判斷為2公2母
當然判斷不一定準確,後期被打臉機會其實頗高的
母蟲部分,使用250cc高度發酵木屑飼養,也不再換木屑
另外2隻可能的公蟲
則分別使用寬口雲芝、窄口雲芝飼養
由於使用菌飼養,放置於25-26度溫控空間
下一次觀察可能是2018年底,視耗材腐朽程度決定更換與否
其實都三齡了才用菌養算是豪賭,存在可能的拒食風險
希望蟲體都能安好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8/12月底
母蟲兩隻都羽化了
由於搶冬,體型自然非常普通,約在26-28mm上下
但至少平安成功的出來,接下來就期待公蟲
公蟲部分寬口瓶內個體適應似乎不錯,反觀窄口瓶食痕並未增加太多
反正也沒辦法取出來看,就繼續等吧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9/2月
由於窄口瓶食痕未見增加跡象,於是便剖開看看
果然裡頭空無一物,連個蟲屍也沒有
倒是寬口內幼蟲似乎做了蛹室,等月底再來看看情況
2019/2/21
這次開挖寬口瓶,看到相當令人振奮的消息
相當肥大的前蛹,秤一下發現有6.6g重
都比我上次養高沙鋸幼蟲末重還重了
人工蛹室挖得很醜,不過算了就這樣吧(放棄治療)
如果蛹重也能維持在6g以上,據說成蟲可以挑戰5.5cm以上大個體
就讓我們看下去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9/3/2
公蟲化蛹,蛹重約6g左右,至少確定牙型是長牙了(然後換了一個更醜的人工蛹室呵呵)
2019/3/23
蛹開始有排水跡象,距離羽化不遠了(第三個人工蛹室了,應該算雖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的範圍.....吧?)
2019/3/24
真的很會挑,選在晚上七點吃飯時間羽化,當下邊吃飯邊看,害我一頓飯吃起來食不知味XDD
展翅非常順利,到這裡其實就沒什麼問題了
開始抬頭展牙,從羽化到這裡大概花3-3.5個小時左右
牙全部延伸完畢後,時間約11點多,因為有點睏了,就直接放回人工蛹室內
反正一切等我睡醒再看情況吧
2019/3/25
隔天看腹部、翅膀都收好了,真是可喜可賀
粗量約53mm左右,雖不大但牙型好看是最重要的
這次高砂鋸養成算是成功(灑花~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後記總結
這次公蟲置於穩定溫控中,成果果然不令人失望
但相對的置於室溫的母蟲因為冬季氣溫波動大的緣故,都提早羽化了
羽化日期差了3個多月,希望最後能順利對上然後繁殖,畢竟這次算養出點心得來了哈哈
公蟲折損一隻其實也在預料範圍內,畢竟都三齡才換菌瓶本來就是場博弈
爬文研究也顯示高砂鋸吃菌拒食機率是有的
加上太晚換成吃菌,或許在二齡左右入菌讓蟲提早適應,最後結果能超過55mm+也說不定
(這次經驗也大概知道,若成蟲要破55mm,或許蛹重要7克以上,破60mm可能至少要8克以上了)
整體而言,高砂鋸飼養上並沒有太多難處或需要的技巧,型又好看
是我私心認為台產鍬類中最值得飼養的品種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