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達1年多的飼育紀錄相當不易,於是我從頭到尾又整理了一遍
2017年9月上旬,我從蟲店購入一對三齡初的毛象大兜
當時兩隻幼蟲都在50g左右
9月中旬便放入4號整理箱飼養,使用的是蟲店基礎土(1公升10元左右)
10/2日第一次秤重,這一次兩隻蟲都有30g以上的成長幅度
公蟲部分達到82.9g,成長了32.9g
母蟲沒留下照片,但當時紀錄是78.5g,增加34.5g甚至比公蟲還多
2017/11/15,第一次換土
相隔一個月秤重同時換土
成長幅度雖不若第一次嚇人,卻也有不小的上升
公蟲自82.9g成長到破百的101.4g,有18.5g的成長
母蟲則是79.1g,成長有所停滯,僅有0.6g的成長
這一次秤重的結果讓我認為母蟲大概是逼近體重極限了,但下一次的秤重卻打破我的猜想
2018年1月16日
也許是天冷的影響(南部11-1月室內溫度都在17-20度左右)
讓毛象們有較好的食欲
這一次換土秤重的結果相當出乎意料
公蟲來到136.1g,比上次增加了34.7g,是目前最大的成長幅度
母蟲也不遑多讓,22.6g的成長證明上次換土我對其生長停滯的猜測完全錯誤
經過半年左右的幼蟲期,可以看到幼蟲體表已有泛黃的跡象
這一次換土使用等級較高的兜土,沒想到卻引發糟糕的後果
2018/3/7
2018年1月到3月間溫度波動較大,最暖時室內溫接近25度,最冷的時候則低到17度
使用四號整理箱飼養,雖然保濕效果佳,卻容易因悶熱而加速耗材腐朽
尤其使用高添加劑的營養兜土,會腐朽的更快速
這一次公蟲體重為122.4g,比起上次下降13.7g
母蟲狀況也很慘,剩下86.2g,下滑15.2g
為了避免憾事重演,這一次換土改用發酵添加都較低的鍬形蟲產房廢木屑混基礎土使用
這次學到寶貴的一課,那些標榜營養高添加的兜土,最好還是在穩定溫控又透氣的情況下使用吧
2018/5/5
隔了約兩個月,再來換土秤重
這一次看起來狀況就好多了
公蟲增加12g,重新站上130g大關
母蟲部分增加5.6g,來到91.8g
可見體表部分卡的土比起上次少許多
而土卡在幼蟲身上正是因為土腐朽劣化後,變的細緻綿密,容易黏著在幼蟲表皮的原故
而這樣的兜土,基本上幾乎不適合任何一種兜蟲食用了,成長結果當然會糟
因此這次換土仍用與上次相近的配方
2018/6/22
再換土,也邁入接手後第9個月的照顧了
蟲體已經幾乎沒成長,體色也到了非常黃的程度了(光線較亮從照片看不太出來)
公蟲略掉1g,算是很好的維持了
母蟲則掉了6g,是稍微多了些
2018/9/14
放假後回來看到這一幕,心裡便有底了
兩個蛹室漂亮的做在扁於觀察的壁邊,很是體貼主人的偷窺欲
但俗話說樂極生悲
接下來我卻在搬箱子的時候不小心撞擊到飼養箱一角
然後兩隻蟲便再次爆走==
為了避免互相打擾,我把母蟲放入5號整理箱單獨飼養
公蟲留在原來的4號箱
如果因為這次手賤造成無可挽回的遺憾,我一定會超後悔
幸好在分居安頓後1週左右的時間,公蟲總算做好蛹室了(母蟲則晚了3週....)
這一次我連搬牠們到光明處拍照都不敢,只能靜靜等待牠們成功變身後再動作
2018/10/23
再看到蛹室內出現一支從未看過的角後,我才敢再度開挖
1年多的等待,終於離成功只剩下一小步
有趣的是一般都說毛象從幼蟲進入前蛹約要1個月,從前蛹變成蛹則要1.5-2個月
我這隻毛象卻在爆走後5週便華麗變身
其實我原本預期這時候還是前蛹期的,看到正在充血的頭角我還一時間不敢相信
毛象阿,你還真是急性子
粗量蛹長約11.5cm(無卡尺)
蛹重部分則是86.4g
重量其實沒很重,但長度還可以
若是不要失手一撞,或許可以更大的,但能有這樣的結果我已經很滿足了
2018/11/7
發現母蟲進入前蛹期,於是手賤開挖
前蛹重65g其實沒什麼概念,可能就一般大小吧
蛹室做的蠻好的,於是清一清後把蟲放回去,不需要再做人工蛹室
2018/11/19,發現母蟲化蛹
看顏色可能是前一天晚上就化蛹了,但我到當天晚上才發現
重量部分掉的不多,看來維持得蠻好的
和同期化蛹的美東白兜相比,更顯得毛象的巨大
放上公母蛹裝同框照,等待羽化的那天
11月中,公毛象羽化了
但悲劇發生,可能因為今年天氣過於悶熱的緣故,翅膀有一塊發育未完全
哀,真令人難過,在打這篇記錄時我連確切羽化日期都不想回想
最後變成這樣,要牠過蟄伏是強人所難了一些,畢竟內翅也沒收好,隔幾天看已經被踩爛了
之後等收屍做標本吧(嘆
這裡快轉,太傷心了
隔了一個月
12月22日,母蟲出來了
完美羽化,可惜指腹為婚的男朋友已經投胎轉世去了
令人驚奇的是母蟲個頭蠻大的
剛羽化不敢細量,但至少有75mm+
之後再幫牠找個好人家
一定要幫牠找個橫綱級的巨物,才能配上我家的大女孩啊(驕傲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後記
這次毛象飼育失敗了一半
但樂觀思考,成功的那一半還是一樣甜美, 一樣令人振奮
真的愛蟲的人,只要是親手養出來的蟲,不論公母都是心頭寶
尤其這次母蟲又養的特別成功,前面的失敗反而在失落沉澱後釋懷不少
一直到親手打出這篇文章時才又再次喚醒悲傷回憶哈哈
講這麼多,還是很推薦所有愛蟲人玩毛象
因為牠會給你滿滿的成就感
至於會不會繼續養毛象這個品種呢?我想是肯定的
因為過程中帶給我的成就感和快樂,會讓我想再嘗試一遍
這一次的失敗,離成功不遠
但失敗的經驗一定會變成下一次成功的養分